天津日报 | 当中华传统服饰成为“新”时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与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服饰便是文化认同标志性的载体之一。从影视妆造到写真拍摄,从日常穿搭到国风时尚,中国传统服饰元素无处不在,汉服“出圈”成为备受瞩目的文化现象。“汉服热”的背后,彰显的是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当中华传统服饰成为“新”时尚,传统文化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着传统服饰体验传统节日
文化自信助推汉服“出圈”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4月11日,恰逢农历三月三上巳节,许多年轻人身着汉服走在街头巷尾,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庆祝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在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身着汉服的师生、游客在文化巨擘李叔同先生的家中向大师像行礼献花,随后进行了洗濯仪式、临水修禊、古乐舞蹈、香囊寄情等传承上巳节传统文化的活动环节。
据天津博物馆副馆长、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馆长沈岩介绍,本次活动由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和天津市美术中学叔同研习社联合举办,旨在通过汉服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上巳节习俗展示来承袭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希望探究中华文化之美,汉服就是非常美的中华文化。这次我们举办这个活动,就是想让年轻人在充满先贤思想文化的地方,复原古礼,沿袭传统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也期待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大师家中,走进李叔同先生的精神世界,传承大师的美育理念,感受天津这座城市的美好。”
如今,穿着中华传统服饰进行文化推广活动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蒹葭读书社社长、文学院2021级学生曹紫穆表示,社团每年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相较于前几年,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对汉服产生兴趣,接受度也大大提高了,因此我们也将汉服这一形式融入我们的文化推广活动中。比如去年春天,我们举办了一场红楼梦主题的汉服游园会,要求参与者身着汉服或者有民族特色的古典服饰,在校园里一起踏青、一起赏花。我们准备了一些传统文化体验的小活动,比如体验雕版印刷等。大家还可以收集活动特色印章,集齐后可以获得与非遗相关的小奖品。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参与其中,也让大家对古典服饰等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知。今年5月份,我们还将筹备一场日博体育,日博best365官网传统文化如何流传至今的大型汇报演出,需要演员们穿着汉服进行表演。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服装搭配要尊重历史,还和老师们学习了身着汉服的礼仪规范。”
作为汉服爱好者,曹紫穆深刻地感受到汉服文化正在慢慢地“破圈而出”:“我从小就喜欢汉服,只是小时候的圈子相对较小,不知道汉服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例如我只关注这件衣服好不好看,最多关注这套衣服背后的故事。但上了大学后,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更多地了解到不同朝代服饰背后的工艺和美学,礼仪和文化,这让我对汉服又有了新的理解。文学院还经常会举办一些文化市集活动,我们会邀请中小学生以及留学生来参观,让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穿上我们国家的传统服饰,感受我们的文化之美。”
数千年传承造就礼仪服章之美
向国际时尚舞台输出中国灵感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便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传统服饰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服发展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
那么,究竟何为“汉服”?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要彬作出了详细的解答:“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西周礼乐初成,‘垂衣裳而天下治’,成为汉服发展的起点。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秦以战国继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汉明帝之后恢复了周代的冕服制度,形成了中国汉服万世一系的传承。唐朝经济的繁荣促使其服饰在汉服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世服饰皆以此为基。宋代理学兴起,在沿袭唐旧制基础上,宋人开始崇尚简朴、严谨的服饰风格。明朝汉服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纠正了元代混乱的服饰体系。清朝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汉服的发展逐渐停止。汉服款式历经演绎,有礼服、便服,内衣、外衣,虽款式多样,但还是有明显的款式特征,其中交领右衽、隐扣系带和宽衣博袖是最典型的汉服特征。”
汉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因此每个朝代的汉服都有不同的特点,唐代汉服雍容华贵,宋代汉服沉稳内敛,明代汉服端庄典雅。服饰的款式与特点也反映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俗以及审美观念。最近深受大家喜爱的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就是中国古代女子主要裙式之一。“‘马面’并非马的面部,而是原指古代一种塔楼式的建筑。马面裙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形似古城墙上凸出的墩台,人们便称其为‘马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明清时期最为盛行,古代女子出行的方式以骑马、骑驴、坐轿、坐车为主,穿两条裙子,中间开合会比较方便。”要彬解释道。
近年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一直是国内外时装舞台上重要的设计源泉,随着中国时尚在国际时尚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国际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或者高级时装品牌都有优秀的中国风时装作品。例如:路易威登将东方元素和时装融合,旗袍、中国结、流苏、折扇、盘发等中式元素在秀场上展现出华丽的时尚之美。
中国时尚元素、中国风服装品牌的“出圈”,也让世界关注到了中华传统服饰之美。对此,天津美术学院服装染织设计系副主任姬静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迪奥曾经带火的马面裙,迪奥品牌2022年一款半裙的结构和造型与中国传统的马面裙相似度很高,我们姑且不讨论服装的美感,仅从话题的热度与讨论内容可以发现中国的文化自信有了显著提升。当然,随着演员徐娇、杨幂、杨紫、陈都灵等频繁地身着马面裙,这个品类的影响力开始从原本小众的汉服圈向外发酵。这个现象证明了中国市场从制造向创造转移,中国时尚产业已经在过往时尚被动输入者的形象之上,发展出了本土故事,逐渐掌握了一定话语权。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开始与中国市场展开平等对话,开发越来越能引发本土消费者共鸣的本土产品。例如,借由对生肖的艺术化表达,或聚焦春节之际对团聚最普世的情感,或着眼传统非遗手工艺,从中国文化的固有特性和品牌个性出发,打造符合本土消费者审美的创意作品等。比如,奢侈品牌罗意威在新春之际推出了以‘玉’为灵感的手袋、吊饰和珠宝,以致敬中国玉雕的精湛工艺和纹理色彩。这个系列紧扣中国文化遗产,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获得强烈反响。从马面裙和新中式的流行可以看出,中国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起初的保护逐渐进入传播阶段。”
“但我们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服饰元素的基础上,还需要为传统服饰文化加入新时代的文化理念、艺术思潮以及社会风尚,运用现代设计的眼光和手法,赋予装饰元素更多时代感和创新性,从而使其能够在当代社会发挥应有的价值,使古老的服饰艺术重归现代设计和大众生活,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谱写出更具活力的未来。”姬静说道。
古典妆造服饰复兴不应只停留表面
需找到现代审美与文化内涵契合点
进入4月,和煦的春风吹开了五大道的海棠花,不少游客利用清明节假期来到这里赏花。在五大道的街边,随处可见穿着汉服拍照打卡的年轻人。来自北京的王希是一名汉服爱好者,她这次就是专程来这里拍照的:“我很早就计划好要来天津了,天津五大道的建筑很美,海棠花吹落时的那种意境很适合穿汉服拍照。”
曦和海棠汉服旗袍馆是坐落在五大道民园广场的一家传统服饰体验馆,在这里不仅可以挑选心仪的汉服进行妆造,还有专业的摄影师提供拍照服务。身穿中华传统服饰,沉浸体验天津之美,成为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喜爱的“新国潮”。“我们是去年9月底正式开业的,选取了包含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不同系列服装400多套,更挑选了汉服爱好者圈子里特别受推崇的一些品牌。”曦和海棠负责人表示。今年刚进入春天,曦和海棠就进入了忙碌期,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店内采取预约制,有的客人甚至提前一个月进行预约。
店内的妆造师崔鹏帅从业近4年,承接了不少大型文化活动的古典妆造工作。他表示现在来进行汉服妆造的人相较前几年有明显增长,在妆容的选择上也有明显差异:“之前做汉服妆造的人大多都是喜欢汉服文化的人,他们会选择尽可能地复原古代的妆造,但现在的人们还是喜欢偏网感的妆造居多,大家会拿着网上的图片来找我,在服装和配饰的选择上也是以喜欢为主,大多数人不太了解不同朝代汉服的搭配。”
如今,在社交平台的催化和电商平台的助推下,汉服成为社会现象级热潮。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原本只存在于小众圈的汉服走向日常生活,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汉服为何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跨越千年仍能流行,要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汉服成为流行时尚与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以及国家策略都是密切相关的。这些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十分重视,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这些都赋予当代年轻人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我们可以在很多视频平台上看到年轻人将汉服推向世界舞台,展现东方服饰之美,这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其次,就是从众心理。每个人都会有从众心理,当看到喜欢的公众人物或是身边的人都在穿汉服,自然而然也会产生想要尝试的心理。例如最近兴起的马面裙,可能大多数人并不太了解马面裙的涵义,但因为它的裙型和现代审美十分契合,因此自然而然地流行开来。再有,随着文旅产业的兴盛和国家的重视,中国传统服饰在特定情境下的应用,反而推动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例如打卡地、网红点和著名旅游景区,都对汉服的流行有推动的作用。也许从服装角度来看,在日常生活中穿它确实不是很方便,但在特定的场合穿就显得顺理成章。”
但在要彬看来,汉服复兴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还应看到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汉服的推广和普及自然是传统文化传播要迈出的第一步,但在体验和感受的同时,也要尊重汉服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它就要懂得汉服的礼仪,否则它就失去了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神圣感。从服装从业者角度来讲,传统服饰可以进行创新,但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懂得材质、款式的涵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创新,这样的服装文化才能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潮不能只看利润,还要追求精致,这条路才能走得长远。”
来源:2024年4月16日 天津日报 第10版
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4/16/content_143096_630629.ht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