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耀东教授的理论文章《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 产业创新为科技提供转化载体 深度融合才能融出新质生产力》在《人民日报》发表


发布时间:2025-01-29


由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耀东教授撰写的理论文章《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 产业创新为科技提供转化载体 深度融合才能融出新质生产力》在《人民日报》2025年1月22日第9版发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相互交织、加速迭代的特点,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要深入把握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努力在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获得优势、抢占先机。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融入新型生产要素,发挥“数据×”“人工智能+”等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的驱动作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培育壮大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先进储能等前沿科技推动的未来产业,厚植发展新优势,培育增长新动能。

文章链接:《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 产业创新为科技提供转化载体  深度融合才能融出新质生产力》—人民日报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