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成果]历史文化学院李友东教授的论文《近代西方历史理论中的“历史进步”观》在《史学理论研究》发表


发布时间:2025-01-16

由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友东教授撰写的论文《近代西方历史理论中的“历史进步”观》在《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5期发表。该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西方历史理论发展史”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指出,二十世纪初期以后,欧洲知识界的“历史进步”观被瓦解,引发了思辨历史哲学的危机。而今天,西方知识界又开始讨论思辨历史哲学的“复兴”或是“重塑”问题。在此背景下,重新回顾自文艺复兴至一战前后,“历史进步”观在西方历史理论中的发展历程,就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大致包括几个阶段:文艺复兴时期的进步观摆脱了古典时代认为的历史进步是循环周期中的上升阶段的观念。理性启蒙阶段,则确立了以理性、文明程度高低为衡量标准的进步尺度,初步探讨了历史进步的阶段性、必然性和方向性。到19世纪,历史进步观念获得了决定性的进展;通过对中世纪的重新评价,它实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发展;通过阶级斗争,它寻找到了社会内部的前进动力;通过与“文明”的结盟,它确立了从野蛮向文明进步的历史方向;通过与“进化”的联合,它获取了进步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总体来看,西方历史理论的历史进步观,存在一个从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到抽象进步思想、再到宏大理论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既取决于欧洲的现实与学术发展,也呈现出逐步深入、表现多样的特点,但也存在进步内涵日趋狭隘、观察视角受制于欧洲中心论的弊端

文章链接:《近代西方历史理论中的“历史进步”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