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历史文化学院教师戴玥的论文《乌拉尔山以东欧亚草原斯基泰型衔镳的演变与其背景》在《考古与文物》发表
发布时间:2025-01-20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戴玥老师《乌拉尔山以东欧亚草原斯基泰型衔镳的演变与其背景》一文近日在《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10期发表。该文是戴玥老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欧亚草原东部早期游牧社会的复杂化进程研究”,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3年度重大招标项目“生物考古视野下欧亚草原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指出,乌拉尔以东的草原地带存在四种斯基泰型的衔镳,其中使用皮革连结的年代最早,其他三种以使用皮革连结的衔镳为祖型,分别在阿尔泰、咸海、京冀等地形成。在这四种类型彼此消长的变化中,人们有意识地强化了衔镳连结部位的稳定性。骑手也得益于衔镳连结的稳定,高效地传达指令,实现骑乘行为的急转、急停。文章进一步指出,公元前四世纪左右,阿尔泰的墓主人身边埋葬有其生前使用的马匹,身上佩戴着箭囊,这些骑兵对周边的农耕文明构成摧枯拉朽般的军事威胁,引发大陆东部一系列战争方式的改变。
文章链接:《乌拉尔山以东欧亚草原斯基泰型衔镳的演变与其背景》—《考古与文物》
【关闭】